今天给各位分享尚书名句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尚书名句摘抄解读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《尚书》是一部什么样的书?其中有哪些名句,让你终身难忘?
- 2、《尚书》经典名句有哪些?
- 3、尚书的名言有哪些
- 4、尚书名句
- 5、尚书中的名言有啥
- 6、《尚书》名言警句
《尚书》是一部什么样的书?其中有哪些名句,让你终身难忘?
《尚书》,原名《书》,是一部多体裁的文献汇编,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。孟子说:“尽信书不如无书”,这里的“书”,指的就是《尚书》。
在战国时期之前,《尚书》称为《书》,到了汉代以后,才开始称作《尚书》,“尚”通“上”,意思就是上古时代的书。因为后来被列为儒家四书五经之一,所以又称作《书经》。
这部书,相传是由孔子编撰,精选了上古文献100篇,是作为儒家教材用的。但有些篇幅,是后来儒家门生补充进去的。《尚书》所记载的历史,从上古唐、虞时代,一直到夏、商、周三代,保留了很多珍贵的历史材料。由于秦始皇的“焚书坑儒”,《尚书》残缺很严重,现在保存下来的,只有《今文尚书》33篇,以及伪《古文尚书》25篇 。
《尚书》虽然是一部非常古老的经书,但其中的很多名句,我们都很熟悉,下面挑选其中的几句分享给大家。
一、为山九仞,功亏一篑。——《尚书.旅獒》
这句话非常经典,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就学过。意思是说,堆砌一个九仞高的土山,到最后马上就要成功了,就差一筐土就能成功了,但偏偏在这个时候,就不想干了,因为这一筐土,而功亏一篑,半途而废,实在可惜。
这句话告诉我们,无论做什么事情,都要有恒心,有毅力,要坚持到底,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。所谓“好事多磨”,有时候一件事情的成功,需要100次的努力,可我们往往在努力了99次以后,就放弃了,就差那么一次,没有坚持下来,导致了最终的失败。
二、满招损,谦受益。——《尚书.虞书》
这句话,相信大家都不陌生。可是呢,知道并不能够代表做到,如果光知道却做不到,那和不知道是没有什么区别的,只有真正做到,落实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,那才是真正知道了。
骄傲自满,就会招致损害;谦虚低调,就会带来益处。这个道理不复杂,很容易理解,可往往就是做不到。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只要做出一点成绩,或者遇到一点好事,往往就会得意忘形,傲慢起来,把这句古训抛到九霄云外里去了。所以,一定要把这句话当作人生座右铭,牢记在心,不能有一点的疏忽大意。
三、玩人丧德,玩物丧志。——《尚书.周书》
这句话大家也很熟悉,平日里经常用到。一个人如果喜欢拿别人开玩笑,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,那他的德行就已经丧失了。所谓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忠厚老实的人,是不会做出这种事情的,不会把别人当玩物耍。如果一个喜欢吃喝玩乐,把精力全部浪费在这方面上,那他就一定不会有大的人生志向了,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,用在这里,就不能用在那里了。
四、非知之艰,行之惟艰。《尚书.商书》
要想学到很多知识和学问,并非难事,只要肯学习就可以了。但要把这些知识和学问落实在生活实际当中,那就很难了。所以重要的是能做到,而不是知道,学问和知识,是用来解决问题,用来为人类、为社会服务的,而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,不是用来在人前炫耀的。
《尚书》经典名句有哪些?
1、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。
出自《尚书》。
邦:国家。人民是国家的根本,人民安居乐业,国家才能安宁。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民是国家的基石,只有巩固国家的基石,国家才能安宁。
2、功崇惟志,业广惟勤。
出自《尚书·周书·周官》。
这句话中的两个“惟”字当“由于”讲,意思是说,取得伟大的功绩,在于志向远大;完成伟大的事业,在于工作勤奋。
3、与人不求备,检身若不及。
出自《尚书·商书·伊训》。
对别人不能求全责备,对己要严格约束。以对自我的道德要求和对他人的道德要求对举,讲的正是“严于律己、宽以待人”的道理。
4、汝惟不矜,天下莫与汝争能;汝惟不伐,天下莫与汝争功。
出自《尚书·大禹谟》。
释义:只要你不自视太高,世人就不会和你比高低;只要你不自夸劳苦功高,天下就不会有人和你争功。汝:你。矜:自夸贤能。伐:自夸功劳。
5、德惟善政,政在养民。
出自《尚书·大禹谟》。
帝德应当使政治美好,政治在于养民。这一段话中所谈到的“善政”,与儒家主张的“德政”、“仁政”是同一意思,就是造福于民的政治。大禹时期,如何团结众多的部落,使其能够“宾服于己”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尚书的名言有哪些
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——《大禹谟》
对于国要勤劳,对于家要节俭。告诉了我们,如何为国,如何持家。成语“克勤克俭”出自于此。
满招损,谦受益,时乃天道。——《大禹谟》
骄傲自满的人会招来损伤,谦虚的人会得到好处,这是自然规律。所以我们要学会谦虚,尊重规律,才能得到益处。
民为邦本,本固邦宁。——《五子之歌》
国家的根本是人民,只有人民的利益得到保障,社会才能安宁。
与人不求备,检身若不及。——《伊训》
不要对别人过分地责备,要多反思自己哪儿没有做好,学会宽以待人。
天作孽,犹可违;自作孽,不可逭。——《太甲中》
面对天灾,我们可以躲避。如果自己做了坏事,是逃不掉的,早晚都会受到惩罚的。
任官惟贤材。——《咸有一德》
只有让有能力的人做官,社会才能安定和发展。
惟事事乃其有备,有备无患。——《说命中》
做任何事情,只有事先有所准备,才能不用担心产生祸患。
树德务滋,除恶务本。——《泰誓下》
树立道德的榜样,要尽量让其在社会上产生最大的影响力。对于邪恶的事物,要去其根本,决不能让其“死灰复燃”。
尚书名句
1. 任贤勿贰,去邪勿疑。
出自《尚书·虞书·大禹谟》。任用贤人不可怀有二心,铲除恶人不可犹豫不决。
2. 汝惟不矜,天下莫与汝争能;汝惟不伐,天下莫与汝争功。
出自《尚书·虞书·大禹谟》。如果你不去自夸自傲,那么天下便没有人能与你一争高下;如果你不自高自大,那么天下便没有与你争功劳的人。
打开百度APP,查看更多高清图片
3. 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
出自《尚书·虞书·大禹谟》。治理国家要勤恳;管理家庭要节俭。
4. 满招损,谦受益。
出自《尚书·虞书·大禹谟》。自满招致损害,谦虚获得益处。
5. 人心惟危,道心惟危,惟精惟一,允执厥中。
出自《尚书·虞书·大禹漠》。人心是危险难测的,天理又是精微难明的,治理天下最怕人心动荡,根本思想搞不清楚,最好的办法是全心全意地治理天下,执行中庸的原则。
6. 若网在纲,有条而不紊。
出自《尚书·商书·盘庚上》。就像把网结在纲上,条理分明而不紊乱。
7. 人惟求旧,器非求旧,惟新。
出自《尚书·商书·盘庚上》。用人要用有经验的旧人,器具就不是这样,往往不用陈旧的,只用新的。
8. 若火之燎于原,不可向迩,其犹可扑灭。
出自《尚书·商书·盘庚上》。就像大火焚烧草原一样,不可靠近,又怎么能够扑灭呢?
9. 居上克明,为下克忠。
出自《尚书·商书·伊训》。在上位的人要体察下情,在下位的人要尽忠职守。
10. 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
出自《尚书·大禹谟》。在国家的事情上要勤劳,在家庭生活中药俭朴。
尚书中的名言有啥
《尚书》中的名言 名句
1、允恭克让,光被四表 ——尧典
2、克明俊德,以亲九族 ——尧典
3、百姓昭明,协和万邦——尧典
4、 教胄子,直而温,宽而栗,刚而无虐,简而无傲。 ——舜典
5、诗言志,歌永言,声依永,律和声。
八音克谐,无相夺伦,神人以和。——舜典
6、后克艰厥后,臣克艰厥臣,政乃乂,黎民敏德 。——大禹谟
7、惠迪吉,従逆凶,惟影响。 ——大禹谟
8、儆戒无虞,罔失法度。罔游于逸,罔淫于乐。
任贤勿贰,去邪勿疑。疑谋勿成,百志惟熙。 ——大禹谟
9、德惟善政,政在养民 。——大禹谟
10、正德、利用、厚生、惟和 。——大禹谟
11、临下以简,御众以宽;罚弗及嗣,赏延于世。 ——大禹谟
12、无稽之言勿听,弗询之谋勿庸。——大禹谟
13、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,不自满假, ——大禹谟
14、满招损,谦受益 。——大禹谟
15、知人则哲,能官人。安民则惠,黎民怀之 。--————虞书。皋陶谟
16、【九德】宽而栗,柔而立,愿而恭,乱而敬,扰而毅,直而温,简而廉,刚而塞,强而义 。——皋陶谟(即著名的九德}
17、民可近,不可下,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。 —夏书。五子之歌
18、天道福善祸淫 。——尚书。汤诰
19、居上克明,为下克忠,与人不求备,检身若不及 。—商书。伊训
20、【三风十过】敢有恒舞于宫,酣歌于室,时谓巫风。
敢有殉于货色,恒于游畋,时谓淫风。
敢有侮圣言,逆忠直,远耆德,比顽童,时谓乱风 。
惟兹三风十愆,卿士有一于身,家必丧;邦君有一于身,国必亡。
—商书。伊训
21、惟上帝不常,作善降之百祥,作不善降之百殃。
尔惟德罔小,万邦惟庆;尔惟不德罔大,坠厥宗。” —商书。伊训
22、奉先思孝,接下思恭。视远惟明;听德惟聪 。商书。太甲中
23、有言逆于汝心,必求诸道;有言逊于汝志,必求诸非道。 —商书。太甲下
24、慎终于始。 —商书。太甲下
25、若升高,必自下,若陟遐,必自迩。无轻民事,惟艰;无安厥位,惟危。
—商书。太甲下
26、天难谌,命靡常。常厥德,保厥位。 —商书。咸有一德
27、任官惟贤材,左右惟其人。 —商书。咸有一德
《尚书》名言警句
其中《论语》属于四书之一;而《尚书》,则是五经之一,又称《书》或《书经》。
“尚”即“上”,《尚书》就是上古的书。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,是中国汉民族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。
下面,就精心挑选出《尚书》中的30句精华,供大家一阅。
1、知人则哲。
哲:聪明。本句大意是;能识别人就是聪明。
人是复杂的,所以能够知人,识别出哪些是好人,哪些是坏人,哪些是有才能的人,哪些是平庸的人,就是聪明。
2、政贵有恒。
本句大意是:政令、政策重在长久不变。
一条政令,一项政策,在执行中重在连贯不变,长久坚持。时间短暂,则不易见其效果;朝令夕改,则执行者易生疑惑而无所适从。
3、习与性成。
习:习惯。性:习性。
我们常说习惯决定命运,习惯决定性格。我们的老祖宗造就把这些说明白了。
4、作德,心逸日休。
逸:安逸。日:一天天。休:喜庆、顺和。
积德作好事的人,心地坦然,无忧无虑。事情一天比一天顺心。
《尚书·周官》还有“作伪.心劳日拙”一句。意思是:弄虚作假干坏事的人,用尽心机,藏奸饰伪。处境却越来越窘迫困难。两句从一正一反立意,可用以劝善戒恶,教育人们多做好事,不干坏事。
5、满招损,谦受益。
这两句大意是:自满招来损害,谦虚使人得益。
这两句上古传下来的训诫,言筒意赅,对比鲜明,表现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,至今仍使人受益不浅,可用作座右铭。
6、诗言志,歌永言。
诗用来表连人的思想感情,歌是通过咏唱的语言,抑扬顿挫地把这种思想感情表达出来。
7、作伪,心劳日拙。
弄虚作假的人费尽心机,处境越来越困窘。
现实生活中,确也有些人弄虚作假,机关算尽,到头来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,可见这两句至今仍有现实意义。
特别是后一句“心劳日拙”,现已成为成语而常被引用,意思是耍尽小聪明,使尽坏心眼,最后不但没有得到好处,处境反而越来越糟。
8、树豫务滋,除恶务本。
树:建立。滋:滋长。本:根本,指根除。培养高尚的品德,一定要不断地进行;清除邪恶的东西,必须从根本上铲尽。
培养高尚的品德,应循序渐进,潜移默化,不断提高;铲除邪恶必须雷厉风行,果断坚决,除恶务尽。
“除恶务尽”已成成语,说明打击邪恶势力,清除坏人坏事,务必干净、彻底,力争从根本上消灭之。
9、玩人丧德,玩物丧志。
玩人:指迷恋女色。丧志:消磨掉志气。
关于尚书名句和尚书名句摘抄解读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